市长? 姚华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极不平凡。面对多轮疫情影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365体育投注、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全市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就业、物价基本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8.5%(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下降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9%、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实现历史晋位,列全省第4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定在全省前4位。
(一)科学精准防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处于激活状态,高效运转、以快制快,各级干部尽锐出战、合力抗疫,广大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及时高效处置多起突发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牢把握战“疫”主动权,不断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等综合防控能力,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26万剂次。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向医疗救治,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全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二)千方百计稳增长,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开展稳经济促发展“1+6”专项行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减免缓税费43.6亿元,落实企业信用贷款51.8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56亿元,为1600余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34.8亿元。市场主体达到28.9万户、增长5.5%,其中企业达到7.2万户、增长5.7%。
项目建设质效提升。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包装项目353个、签约项目720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0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7%。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列入省统筹发展和安全“15大工程”的89个项目进展顺利,陆上风电、LNG接收站等超百亿元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陆上风电首台机组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并网。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3.6亿元,增长12.6%,创历史新高;25个项目获21.5亿元地方债券资金支持。辽宁营口智慧公交示范项目获亚投行2687万欧元贷款,申请亚投行2亿美元贷款的陆港枢纽重点产业园区协同发展项目已纳入财政部项目库。盘活闲置土地547.2公顷、闲置厂房30.6万平方米、烂尾楼1.1万平方米。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开展“全民乐购、约惠营口”系列促销活动,发放补贴3000万元,带动消费12亿元。用好文旅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丰富旅游消费场景,组织开展“营口人游营口”活动,25个文旅项目、23个消费品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辽河老街获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外资外贸总体平稳。用好用足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政策工具,帮助更多企业找客户、抢订单、拓市场。推动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引进新设外资企业55户。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485亿元,引进外资2558万美元。
(三)坚定不移促创新,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坚实
创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市成功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33户、高新技术企业60户、雏鹰瞪羚企业44户。新建省级创新平台5个,3个中试基地项目列入省级科技引领创新工程。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1亿元,落地转化科技成果70项;引进国外“高精尖”人才5人、域外高层次人才团队23个,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200人、高技能人才2400人。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谋划推进273个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项目,20个列入省万亿级产业基地项目库。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5个、技术改造项目140个,7户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高新区获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数字赋能增效,建设运营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面覆盖三次产业,全市数字经济增长10%。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积极谋划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鞍钢中集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等项目开工建设,我市成功获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左右。
(四)多措并举优环境,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全市上线10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企业开办审批时长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12345热线平台改革升级全面完成,24小时诉求接通率、诉求办理好评率均达到95%以上,80%的咨询类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各项主要工作指标均居全省前列。75项365体育投注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省政府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在32个领域建立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全年清偿政府历史欠款6.22亿元,化解涉企积案803件。“三网”改革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全流程网办率保持在80%以上,“一网统管”基础技术平台上线试运行,“一网协同”平台获评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关键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加快整合市属国资国企资源,“1+1+3”国有企业布局初步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处置国有低效无效资产3834万元,盘活存量资产15.38亿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三资”平台上线率达到62%,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交易额达到2800万元,增长80%。
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落实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示范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完善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全年已兑现“两个健康”专项资金6297万元。推动优质民营企业梯度培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户,完成“个转企”833户、“小升规”60户、“规升巨”15户,鼎际得石化实现主板上市,全市民营经济活力、发展质效、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底线能力均有改善和提升,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81%以上。
“港产城”融合开启新篇。“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一期交工验收,仙人岛港区2号、3号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改扩建等工程有序推进,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工程复工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营口自贸区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启动运行,新增物流市场主体超600户。“北粮南运”通道持续畅通,营口港粮食吞吐量近2900万吨,海铁联运量居全国前列。
开放平台支撑有力。营口自贸区制度创新持续深化,10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营口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营口外贸(跨境)综合服务产业园获批省重点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五)坚持不懈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坚实有力,新建高标准农田8.08万亩、设施农业4000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粮食产量实现15.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平均亩产连续五年居全省第1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2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石桥市稻米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称号,大石桥市新开河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鲅鱼圈葡萄科技小院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农业品牌建设提质增效,营口海蜇节入选全国百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第五届海蜇节销售额近5亿元。
农村环境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新建“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93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5公里,改造农村危房294户,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45个。水利设施建设实现突破,项目数、资金争取额均创历史新高,营口灌区现代化改造、大辽河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序实施。103项农村饮水维修养护任务全部完工,20.6万人受益。我市获评省“大禹杯(河湖湾长制)”综合考核唯一优秀奖,河长制综合考评居全省第1位。
农民生活日益改善。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1.31亿元,实施49个产业帮扶项目,脱贫人口产业帮扶实现全覆盖。
(六)全力以赴保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经济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压实债务风险防控属地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全市未发生违约事件。统筹资金102亿元兜牢基层“三保”支出底线。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挽损取得积极成效。营口银行“好银行”打造、农信机构改革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守住了风险底线,全市金融市场秩序平稳、市场预期转好。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全年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改善16.2%,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河流精细化管理、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成效明显,8个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100%。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国家级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开展人工造林、森林抚育4000亩,治理闭坑矿山120亩、生产矿山108亩。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修复经验模式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渤海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社会大局更加和谐。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排查治理重点领域隐患1.5万余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营口机场连续4年获“平安民航”考核第1名。实施“治重访、化积案”专项行动,“万件化访行动”化解率达97.5%,进京访下降52.2%。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刑事、八类暴力犯罪、治安行政、治安侵财案件分别下降7.4%、21%、17.3%和21%。
(七)倾情倾力惠民生,百姓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社会保障扎实有力。在财政收支双向承压形势下,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13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发放稳岗返还补贴790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5.4万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1%、6.8%,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2.8%、7.5%。开通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355种药品、12类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大幅降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2亿元。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0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3%。持续落实“双减”政策,科学统筹线上线下教学,高考取得近年最好成绩,省级特色普通高中比例达到56.3%。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我市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加快补齐卫生领域短板,市疾控中心能力提升项目投入使用,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健康驿站建成,大石桥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竣工,第三人民医院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医疗救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87.1%,我市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辽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等文艺活动,盖州辽剧团《龙凤镜》代表365体育投注参加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成功承办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一批群众健身设施建成使用。我市荣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百年气象陈列馆入选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实施辽河文化产业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完成辽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城市规划展示馆、美术馆、博物馆设计和准备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大辽河堤岸西段改造、西部绿道建设等重点项目全面完工,辽河入海精品景观带全线贯通,河海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明显。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营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初步编制完成。改造城区道路14条,打通新联大街、智泉街等断头路。改造老旧小区150个、惠及居民4万户。更新老旧供热管网64公里、供水管网107公里、燃气管网100公里,建设口袋公园30个,施划停车位4万个,东部热源厂投入使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八大行动,整治城市“八乱”11万余处,2021年度国检测评成绩居全国97个提名城市第27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居第1位,创历史最好成绩。我市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
认真做好国防动员、人防、海防、双拥共建工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审计、统计、气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八)旗帜鲜明讲政治,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政治能力持续提升。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严抓实365体育投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任务,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管党治党更加有力。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关于加强市政府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若干规定》《中共营口市人民政府党组关于推动市政府部门(单位)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狠抓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制定《营口市人民政府议事决策规程》等文件,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政府系统运转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4件、政协提案229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1件,修改废止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28件。我市入选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政府系统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筹督查增效和基层减负,各类文件、会议分别减少14.3%、10.3%。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成绩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365体育投注、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艰辛付出、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省直单位,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营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营口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既有国内外环境变化、疫情反复冲击等客观因素,也有产业结构不优、项目储备不足、工作作风不实等内在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未完成预期目标,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科技创新对经济支撑拉动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培育较慢;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减污降碳压力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不够充分、整体质量不高;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较大挑战;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够、攻坚能力不强,个别领域腐败问题还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拿出务实举措,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首战即决战、开局定全局,全市上下要把握大势、抓住机遇,科学制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以超常规举措打好这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辽沈战役”的“营口之战”,确保首战告捷、积势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365体育投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15亿斤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千方百计稳定市场主体。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统筹施策,推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等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降低企业用工、用能、物流、融资等成本,“一企一策”帮助协调解决问题,进一步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若干重大工程、央地合作、中央资金、重点项目和城建计划清单,着力打造富有时代感、具有牵引力的高质量项目群。做深项目前期、做实要素保障,分级分类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一环扣一环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0个以上。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以高质量项目包装能力读懂政策、获取红利,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等专项资金,加强央地项目合作,带动扩大更多有效社会投资。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主要负责同志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招商,高质量组织谋划招商活动,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整合盘活闲置资源,变资源“存量”为招商“增量”,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实效性。树牢“亩产论英雄”“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明确项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绿色低碳等量化准入标准,突出以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为主的招商引资考核方法,让落地项目“寸土”产“寸金”。全年新签约项目750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
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继续开展“全民乐购、约惠营口”系列促销活动,丰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消费业态,稳定增加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鼓励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加快步行街提质、餐饮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体验消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网络。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激活县乡消费潜力。实施文旅消费复苏活动,丰富文旅消费场景,试点建设文旅驿站。坚持因地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二)坚持“三位一体”、强化支撑,全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增加公办学位1000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教育条件保障优化工程。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全市70%的普通高中通过省特色普通高中评估验收。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支持营口理工学院建设发展,完成营口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加快12个中试基地建设,搭建技术成果展示平台和对接交易平台,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亿元,落地转化科技成果70项。着力提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抓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专项行动收官,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50户、高新技术企业80户、雏鹰瞪羚企业70户,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落实“营口英才计划”,开展“筑巢引凤”专项行动,通过实施“企业·博士”双创计划、“带土移植”项目等方式吸引人才,全年柔性引进博士团队20个,组织科技创新专家团队50个。继续实施“高校优才选招计划”,着力涵养人才队伍源头活水。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保障,解决好各类人才后顾之忧,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三)坚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年上云上平台装备制造企业达到30户,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围绕石化、钢铁冶金、镁制品等产业,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壮大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00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制造端延伸,推动保税物流、国际贸易、现代商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金小二”平台省市联动,加快“三贷”中心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争取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省级产业园。加快会展业发展,扩大营口汽保博览会等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业。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项目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率达到60%,全市数字经济增长10%。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实施统一数据支撑平台等数字化应用项目。深化信息系统整合,强化数据共享共治,打造更多数据赋能场景。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活动力,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县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盘活国有存量资产10亿元以上,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央地合作系列活动,建立央企定向招商项目库,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领域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发展,力争实现新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跨区通办”“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举措落实落地,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环节、15个工作日。加强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增强各级干部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专项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创建政务诚信评价地方标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府与企业家常态化沟通机制,各级干部要主动下基层、进企业,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困难、问题,防止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让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全省作出示范,并做得更强。推进《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立法进程,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争创国家民营经济联系点城市。积极吸引营商留营返营,实施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培育计划,统筹做好“抓大、扶小、育新”工作,推进“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全年“小升规”80户,1户企业实现上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做强实体、做精主业,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融合发展、内外联动,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鲅鱼圈港北部港区散货工艺系统改造及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鲅鱼圈疏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港口能级。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陆港枢纽产业园尽快开工,搭建“港产城”融合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推动海铁联运稳定发展,打造“北粮南运”重要枢纽节点城市,积极争取国家大宗矿产品储运基地建设。强化陆海统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稳定发展外资外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RCEP有关国家经贸合作。强化外贸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和服务,跟踪服务“零外贸”企业,挖掘外贸新增长点,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改造建设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拓展海外招商领域和渠道,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
做强开放载体平台。统筹自贸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协同发展,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新突破。加快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园区建设,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进口引领与政策创新作用,促进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深度融合,取得实效。深化开发区(园区)综合改革,突出经济主战场定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开发区(园区)提速提效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2倍以上。
(六)坚持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全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落实“两核两带”框架体系。南部城区核以鲅鱼圈为核心,以港口为支撑,推进盖鲅同域化,编制出台实施方案,促进交通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北部城区核以站前、西市主城区为核心,以辽河为依托,加快大石桥、老边一体化,打造辽河文化产业带,不断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东部生态屏障绿带以东部振兴为重点,协同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扩充城市生态容量和承载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区域,打造营口特色农业基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西部沿海经济带依托重点园区推动临港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做大做强临港经济,加快构建百里沿海产业带、生态带、景观带。
扎实推进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项目规划方案。突出项目支撑,实施滨河步道、滨河体育公园、辽河沿岸防洪堤提升等工程,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展示馆、美术馆、博物馆规划建设,并与市民文化生活和活动功能相衔接。统筹开发保护,推进营口历史建筑和工业遗迹修复,深度挖掘辽河沿岸历史和文化内涵,用好营口百年气象站等历史资源,完成伍连德海口检疫医院、雷锋班旧址修缮工作。大力弘扬河海文化、母爱文化、诚信文化、雷锋文化,传承精神血脉。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
推动创城攻坚冲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严格“三区三线”管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编制《营口市中心城区风貌专项规划》《辽河文化产业带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96个,实施公共停车场改造、主要街路沿线改造、西炮台周边环境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继续推进光华路、太白路等断头路建设。开展创城攻坚,持续整治“八乱”问题,在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竭尽全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让群众生活在营口有幸福感、居住在营口有归属感、走出营口有自豪感。
(七)坚持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落实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继续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培育壮大现代种业,落实稻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9万亩以上。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共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保障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
推动产业振兴发展。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拓展渠道,推进盖州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大石桥市国家级稻米产业集群建设,全年培育1个国家级、4个省级、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继续办好营口海蜇节,扩大“营字号”品牌知名度。开展盖州市、大石桥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健全乡村振兴项目和各类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扶贫(衔接)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新建“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建设美丽宜居村55个。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盖州市加快建设全省重要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能源贸易物流枢纽,大石桥市加快打造世界级镁制品加工基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加快大石桥市高坎镇、旗口镇、汤池镇和盖州市万福镇、双台镇、九寨镇等中心镇建设,引导何家沟体育运动休闲、熊岳镇母爱文化温泉等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全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八)坚持系统治理、绿色发展,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扬尘、原煤散烧、移动源污染等领域整治,开展钢铁行业、供暖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改善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入海河流水质改善等工作,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完成全市主要河流排污口整治并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熊岳河、沙河、大旱河总氮浓度进一步下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用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5000亩以上。推进生产矿山、闭坑矿山、废弃矿山治理,完成年度绿色矿山创建任务。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强化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治、污染管控和协同防治。巩固深化渤海(辽宁段)综合治理成果,确保近岸海域水质良好。
加快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积极稳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从源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落后产能退出。积极开展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完成国家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推进陆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玉石水库抽水蓄能电站、辽东湾深远海海上风电等项目筹备工作,认真研究新能源消纳方式,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建设。
(九)坚持保障民生、增进福祉,全力推进共同富裕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做好援企稳岗等工作,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就业质量,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问题,推动“一金三制”全覆盖。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种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更加突出医疗、教育、城市服务、人居环境等民生领域,高质量办好16项重点民生实事。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兜底举措,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为难以自理的高龄、重残、重病等弱势人群提供“物质+服务”等多元救助。
推进健康营口建设。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提升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点抓好老年人、儿童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加快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解决好就医用药问题,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实施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提高重症医护配比、增加重症救治床位数量。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推进第三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儿产诊疗中心、血液应急更新等项目建设,培养、引进公共卫生技术人才。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要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增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幼”关心关爱工作,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街道、乡镇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70%、25%。持续改善群众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全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稳妥推进城商行和农信机构改革化险,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全力推进清收挽损、追责问责、深挖彻查腐败等工作。强化政府债务监管,统筹盘活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加快化解债务存量,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推动实现高风险县(市)区化债试点全覆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强化危化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市燃气、出海渔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市场主体和社会单位,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网络违法犯罪,全面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提高街面见警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营口。
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12345平台+社区网格”服务模式,打造城市管理的重要抓手和基层治理的“晴雨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推动信访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防、海防、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审计、统计、气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等工作,着力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迈进新赶考之路,有挑战更有机遇。要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保持“赶考”姿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坚决筑牢忠诚之魂。狠抓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坚持把一切工作放在政治天平上考量,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五个牢牢把握”“三个全面”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重要决策部署在营口落实落地,不断为国家、省重大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实际行动、实在业绩维护核心、诠释忠诚、彰显担当。
着力厚植宗旨情怀,坚决践行为民之心。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思惠民之策、多行暖心之举,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政府工作更接地气、更合民意。坚持量入为出、节用裕民,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坚决夯实法治之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方式创新,扩大联合执法覆盖面。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双政”协商,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积极接受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弘扬斗争精神,坚决担起使命之责。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在实践磨砺中增强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锤炼困难面前不低头、艰险面前不退缩、重任面前不懈怠的鲜明品质,提高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直面问题不绕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涉“险滩”、敢啃“骨头”、敢打“硬仗”,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着力增强落实本领,坚决弘扬实干之风。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紧盯振兴发展目标,增强系统观念、大局观念、全局观念,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夙夜在公、只争朝夕,定下来的事就要“事不过夜”“绞尽脑汁”,不达目的不罢休。紧盯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坚决与弄虚作假、说多干少、敷衍塞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走出“内卷”、拒绝“躺平”、远离“佛系”,形成以实干论业绩、以实效定奖惩的鲜明导向,真正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着力推进自我革命,坚决恪守廉政之本。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守底线、筑牢防线、不越红线。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严抓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健全公共资金配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决策程序,加强立项、审批、招投标、实施等重要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穿透式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防严惩贪污腐败行为,巩固全市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365体育投注、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365体育投注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