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〇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沈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11年4月13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
信息来源:沈阳市人民政府网
【 字体: 】? 【打印文章】

  201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筹办十二届全运会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2.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2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为4.6:50.7:44.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5.1%和4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3667元,增长13.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6.8亿元,增长8.6%。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2.0%,教育支出增长15.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7%。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174.3亿元,林业产值7.7亿元,畜牧业产值225.2亿元,渔业产值19.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5.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5.1万吨。水果产量17.6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421.8万吨,下降0.1%。完成造林面积3.25万公顷,增长10.7%。肉类总产量86.6万吨,增长8.6%,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2.8%、14.2%和13.1%。禽蛋产量60.6万吨,增长5.3%。牛奶产量39.2万吨,增长5.6%。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9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9.5万吨,地膜覆盖面积5.7万公顷。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2个,其中省级示范基地44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7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7个,入社农户25.6万户。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1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万公顷,累计达到10.3万公顷;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1.4万公顷,累计达到20.3万公顷。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40.1万公顷。绿化中心村500个,累计达到1500个。到2010年末,36个乡镇达到“一乡一业”标准,“一村一业”专业村发展到92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325.1 -5.7
#水稻
万吨 100.1 -8.0
玉米
万吨 210.8 -4.0
小麦
万吨 0.9 14.4
大豆
万吨 4.8 1.2
油?? 料
万吨 12.8 40.3
蔬?? 菜
万吨 421.8 -0.1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86.6 8.6
#猪牛羊肉 万吨 57.0 5.9
牛奶产量 万吨 39.2 5.6
禽蛋产量 万吨 60.6 5.3
生猪出栏数 万头 511.3 6.8
牛出栏数 万头 95.7 19.3
羊出栏数 万只 86.1 9.9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318.1 4.8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82.8 10.6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70.6 6.6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6.7 -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740.2亿元,增长19.6%;轻工业增加值621.2亿元,增长17.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402.4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18.2%。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852.9亿元,增长18.9%。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6亿元,增长2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90亿元,增长21.0%。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38亿元,下降1.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利润总额483.1亿元,增长47.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2.31%,比上年提高40.4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8.3%,提高0.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665791 38.1
? #中华轿车 168670 40.0
?? 宝马轿车 55582 26.3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4382 45.6
金属切削机床 95244 31.0
? #数控机床 28018 52.1
采矿专用设备 264901 15.3
水泥专用设备 241997 228.4
铅酸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294 -8.4
输送机械 275546 57.3
变压器 万千伏安 9728 -11.5
彩色电视机 万台 330 -3.1
化学原料药 36228 24.2
轮胎外胎 万条 402 17.1
铝材 34626 -8.6
啤酒 千升 897814 3.2
乳制品 772810 4.2
软饮料 万吨 278 -25.6
味精 35250 -12.6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0.2亿元,增长56.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8.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4%。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0.6%;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增长28.2%;民间投资增长40.1%。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增长81.9%。

  全年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0.1%,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68.4%,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28.5%。十二运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迅速展开,全运村主体工程开工;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宝马新工厂、米其林轮胎、东药集团整体搬迁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恒隆城市广场、新世界会展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航高基地C系列飞机项目装配厂房主体完工、东部汽车产业聚集区的宝马F18新产品、宝钢二期等项目投产。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34.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8.6%。房屋施工面积8858.7万平方米,增长29.4%;房屋竣工面积1393.2万平方米,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1746.5万平方米,增长13.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516.1万平方米,增长10.7%;商品房销售额945亿元,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74.5亿元,增长34.8%。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7347.5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铁路538万吨,增长24.9%;公路16804万吨,增长14.1%;民用航空5.5万吨,增长9.3%。全年旅客发送量30658.3万人次,增长10.8%。其中,铁路3979.3万人次,下降0.1%;公路26285万人次,增长12.7%;民用航空394万人次,增长8.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8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8%。其中,载客汽车65.3万辆,载货汽车14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56.2万辆,增长22.4%。

  沈阳与国际15个城市、国内52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106条,其中,国际航线15条,国内航线91条。运输飞机起降6.97万架次,增长5.2%;机场旅客吞吐量862万人次,增长14.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73.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39.4万门。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22.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14.6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72万户,新增1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55.3万户,新增108.3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135.9万户,增长5.9%,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32万户,增长7.3%。固定电话普及率4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18.9部/百人。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020.3亿元,增长18.5%;乡村零售额45.6亿元,增长17.8%。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37.9亿元,增长26.3%。其中,汽车类零售额296.2亿元,增长37.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87.3亿元,增长32.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3.3亿元,增长2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34.7亿元,增长16.6%。

  限额以上企业中,处于营业状态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和专卖店86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14家;连锁店铺2167个。全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64个,交易额1478.5亿元。

  对外开放

  全年进出口总额7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进口总额37.8亿美元,增长24.0%;出口总额40.8亿美元,增长15.7%。出口商品供货值213.1亿元,增长7.0%。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73个,合同外资额8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0.5亿美元。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14亿美元,增长29.6%;实现营业额6.2亿美元,增长2.5%;外派人员1.98万人次,增长56.1%。

  旅游业

  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强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沈阳国际冰雪节规模,创新筹办沈阳国际旅游节。加快建设棋盘山旅游产业聚集区和铁西工业旅游聚集区,大力推进乡村、工业、红色、生态特色旅游发展,积极发展温泉等新兴旅游业态,全面推动华强文化科技基地等旅游大项目建设。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717万人次,增长7.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662万人次,增长7.0%;接待入境旅游者55万人次,增长11.1%。旅游总收入528.3亿元,增长16.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02亿元,增长17.3%;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增长8.2%。全市旅行社185家,星级饭店10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4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家。

  金融、保险业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沈阳市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8家,北京黄金交易中心在沈设立分支机构。到2010年末,全市银行机构营业网点1100余个,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254.2亿元,比年初增长2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94.9亿元,增长12.7%;本外币贷款余额6068.4亿元,比年初增长17.4%。银行现金收入11005.7亿元,现金支出10657.9亿元,收支相抵,货币回笼3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全市证券营业部74个。全年证券交易额11915.6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股票交易额11373.9亿元,下降3.0%;基金交易额133.5亿元,增长40.6%。

  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250余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国内财产险保费收入37.7亿元,增长35.5%;人身险保费收入108.5亿元,增长32.2%。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32.9亿元,下降17.7%。其中,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16.2亿元,下降1.7%;人身险赔付金额15.6亿元,下降31.2%。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1,消费品价格指数103.5。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08.3,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0.9,衣着类指数9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10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8,交通和通信类指数10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3,居住类指数102.8。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0,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6.0;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7.0。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4.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11.5。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9.1亿元,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78.8亿元,增长19.3%。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9.4亿元,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0.3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2亿元,增长3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7亿美元,下降17.8%。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2010年城建投资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2号线实现洞通。三环高速公路改建和四环快速路新建工程启动,南北二干线和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开工。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一期工程竣工,城市规划展示馆竣工开馆。实施行政区划局部调整,中心城区扩容130平方公里。城区完成绿化植树333.5万株,整修主次干道38条,改造弃管住宅区389个,改造面积1635万平方米。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202条,其中新开、调整城市公交线路30条;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3784.8公里。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28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6470标台,比上年增长0.6%。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12亿人次,增长3.4%。年末全市出租汽车20686辆,其中市区17200 辆。

  年末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2895公里,总面积5706万平方米。路灯21.32万盏,永久性桥梁296座。全年新增供水管网174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815公里,供水量5.25亿立方米。改造供热管网350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900万平方米,全市供热面积达到2.25亿平方米。天然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625公里。

  全年植树5000余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0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2平方米。

  环境保护

  完成金山热电等4座燃煤电厂和66台35吨以上非电燃煤锅炉脱硫工程,改造机组总容量120兆瓦,锅炉总吨位4000余吨。道义、康平、法库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所有独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100%,郊区县政府所在地的污水处理率将达到100%。年度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29天。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5%,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规划通过国家论证,沈北新区、棋盘山开发区通过国家生态区验收,苏家屯区、于洪区、辽中县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核查,全市62.5%的涉农区(县)达到了国家生态区县的标准,86.9%的乡镇达到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标准。沈阳市成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6个试点城市之一,启动了10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市创建指标达标率达到80%。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沈阳市进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促进中心签约并挂牌运行,东软集团软件构架新技术实验室、北方重工集团全断面掘进机实验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市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0年,全市拥有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96个,其中国家级13个。全年市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184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6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85项(国际领先7项,国际先进78项);达到国内水平77项(国内领先62项,国内先进15项)。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22项。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73.9亿元。专利申请100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79件;专利授权51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10件。

  教育

  完成200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改造和145栋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沈阳市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到2010年末,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1所(含独立学院8所)。招收本、专科学生9.9万人,在校生34.9万人,本、专科毕业生8.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4万人,在校研究生3.8万人,毕业研究生1.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普通中学321所,在校生30.2万人;普通中专41所,在校生7.5万人;职业高中47所,在校生2.2万人;技工学校37所,在校生2.4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小学415所,在校生33.8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1%。

  文化

  大型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荣获“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艺术惠民工程被文化部评为“2010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市直艺术机构全年艺术惠民公益演出超过300场,受益群众超过42万人次。开展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市区两级群众文化机构组织各类演出859场,受益群众151万人次。全年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2.3万次,参加群众达1100万人次。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活动中,沈阳大学生文化节等一举获得三项“群星奖”。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我市8个图书馆进入一级馆行列。

  卫生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市2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108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现全域范围内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到2010年末,全市卫生机构1756个(不含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180个;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3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年末实有病床4282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327人,其中执业医师19301人,执业助理医师1558人,注册护士21391人。

  体育

  成功举办2010世界女子9球锦标赛。圆满完成辽宁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承办任务,并获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创造了在省运会上连续两届夺得三个第一的历史性纪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工程,为全市500个村屯配置健身器材3000件,更新健身器材2500件。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20个,测试人数达5.0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9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近50%。全年完成体彩销售额6.3亿元。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2010年,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93.1万人,其中职工198.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6万人和9.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4万人,增加16.5万人;失业保险125万人,增加1.5万人;工伤保险165.4万人,增加2.3万人;生育保险245.6万人,增加1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8.12万人,参合率99.38%,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65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康平稳步推进,参保农民12.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人数11.12万人。

  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亿元。其中,城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亿元,有6.7万户、12.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934万元,有4.8万户、9.7万人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456户、1.5万人享受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4207户、9751人享受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发放临时物价补贴3013万元。城市医疗救助0.66万人次,累计救助金额11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9.9万人次,累计救助金额2093万元。

  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1241元,比上年提高146元。失业保险金人均支出标准为每月667元,提高161元。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市区和开发区900元,四县(市)75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区每人每月380元,四县(市)每人每月3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区每人每年2600元,四县(市)每人每年2000元。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到2010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63个,床位18897张,收养各类人员11107人。

  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3.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6亿元,全年共募集慈善资金4185万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19.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3%。其中,市区人口515.4万人,县(市)人口204.2万人;男性人口358.4万人,女性人口361.2万人。人口出生率7.57%。,比上年提高0.27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08.1;人口死亡率8.17%。,提高1.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59%。,比上年下降0.76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7.59%。

  就业

  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10.4万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在岗职工103.8万人,增长4.2%。在岗职工中,国有经济单位57.9万人,增加0.7万人;集体经济单位5.6万人,减少0.2万人;其他经济单位40.4万人,增加3.7万人。在岗职工产业分布,第一产业0.48万人,下降33.6%;第二产业39.6万人,下降0.9%;第三产业63.3万人,增加7.4%。年末离岗职工10.9万人,减少0.9万人。

  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20.7万人。10.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0%。

  居民收支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8553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1899元,增长8.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1元,增长11.2%;人均消费支出16961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2元,增长14.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88元,增长12.1%。

  居住

  全年城镇住宅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32.8%,新建成住宅1113.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107.7万平方米。全年投入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资金2.5亿元,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5.28万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县域经济统计口径为苏家屯区、东陵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365体育投注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