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705家,同比增长39.8%,累计21198家。在2019年以来年均增长34.5%的基础上,这支“生力军”仍在加速壮大,令人欣喜,实属不易。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主体,其中不乏产业链中的配套专家、创新链上的关键环节,是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蚂蚁雄兵”。这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涌现,充分说明了辽宁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优、结构调整步伐越来越快、新动能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底子薄、规模小,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与大型企业相比,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着诸多生存与发展压力。因此,既要保障其“出苗快”,更要助力其“长得好”。
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重视。要认识到,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未来,不能因其“小”而“小视”甚至“忽视”。相反,越是小,越需要扶持,越需要多一点呵护、多一分关爱。特别是在起步时、初创期,更要及时了解其需求与渴盼,精准地浇好水、施好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助“好苗子”茁壮成长,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比如,缺资金、缺人才是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痛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发挥优势,在加强财税支持、搭建银企平台、拓展融资渠道、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撮合产学研“联姻”等方面持续发力。再比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专注于“缝隙市场”,掌握着细分领域的“独门绝技”。“自主创新”是这类企业的生命线,但在前行之路上,却不能只靠“自己创新”。处于同一纵向产业链上大企业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这就亟须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增强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实现大手拉小手,“链”上齐步走。
总之,经济发展要算大账、看长远。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有耐心、恒心,唯有让产业链、创新链、信息链、资金链链链相通,让政策、资本、平台等服务环环相扣,“科技后浪”才能浩浩荡荡,成为驱动辽宁振兴列车的强劲引擎。